【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哪本书】“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口号,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对西方技术的重视以及学习西方以抵御外侮的主张。这一思想最早出现在哪本书中?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最早出自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该书成书于1842年,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反思国家落后、寻求救国之道的重要著作之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用来对抗西方列强。这句话体现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对西方科技的开放态度,也反映了清朝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自强意识。
《海国图志》不仅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军事技术、地理知识等,还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主张通过了解和学习西方来增强自身实力,从而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二、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哪本书 |
| 出处 | 《海国图志》 |
| 作者 | 魏源 |
| 成书时间 | 1842年(鸦片战争后) |
| 主要思想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对抗西方列强 |
| 历史背景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危机,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与改革 |
| 书籍性质 | 政治、军事、地理类综合性著作 |
| 影响 | 推动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潮,成为“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之一 |
三、结语
“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一句具有深远影响的口号,不仅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开放心态,也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海国图志》作为这一思想的载体,至今仍被历史学者视为研究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重要文献。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来源及其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