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人物简介】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派作家之一。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还曾担任地方官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具有较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高适的诗歌多描写边疆风光、战争场景以及将士情怀,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适生平简要总结
高适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早年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擅长骑射。他曾游历边塞,亲身经历战事,这些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年以后,他开始步入仕途,曾任左拾遗、河西节度使等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战功。晚年退隐,病逝于任上。
高适人物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高适 |
字 | 达夫 |
出生年份 | 约704年 |
去世年份 | 765年 |
籍贯 | 今河北省景县 |
身份 | 唐代诗人、官员 |
代表作品 | 《燕歌行》、《别董大》、《送李少府贬峡中》 |
文学风格 | 雄浑豪放,情感真挚 |
主要题材 | 边塞风光、战争、将士情怀 |
政治生涯 | 曾任左拾遗、河西节度使等职 |
历史地位 | 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
评价 | 诗风刚健,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
高适的一生融合了文人与武将的双重身份,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结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