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宝藏问答 >

退避三舍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2025-11-06 18:29:07

问题描述:

退避三舍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18:29:07

退避三舍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为了避开冲突或避免正面交锋而主动后退。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著名的历史故事,涉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一、

“退避三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讲述的是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为遵守诺言而主动后退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最终赢得战争的故事。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晋文公的诚信,也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智慧。

因此,“退避三舍”所指的历史人物是:晋文公。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退避三舍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含义 为避让或遵守承诺而主动后退三舍(约九十里)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文公与楚成王之间的城濮之战
涉及人物 晋文公(重耳)
故事简述 晋文公为兑现战前承诺,主动后退三舍,最终在城濮击败楚军,奠定霸业
现代引申义 指为了策略或道德原因而主动让步,不争一时之利

三、延伸理解

“退避三舍”不仅是军事上的战术选择,更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晋文公通过此举赢得了诸侯的信任,也为后来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描述在面对冲突时采取的克制和策略性退让。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城濮之战”的详细过程,以及晋文公如何从流亡公子成长为一代霸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