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如盖意思是什么】“亭亭如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的树木或建筑物。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物体的形态,还带有一定的美感和象征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字面意思、出处、用法以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亭亭如盖”中的“亭亭”意为高耸直立、姿态优美,“如盖”则是像伞一样遮蔽天空。整体意思是: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如同伞盖一般。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树木,尤其是高大的乔木,如梧桐、松柏等,也可引申为形容人或建筑的挺拔与庄严。
在文学作品中,“亭亭如盖”常用来渲染环境氛围,增强画面感。例如,在描写庭院、古树或自然景观时,使用该成语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一种静谧、庄重或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被用于比喻人的气质、风度,表达一种正直、稳重、有气度的形象。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亭亭如盖 |
| 字面意思 | 亭亭:高耸直立;如盖:像伞盖一样 |
| 整体含义 | 形容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树木或建筑物 |
| 出处 | 《项脊轩志》(归有光) |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描写树木、建筑、人物形象 |
| 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 |
| 文学作用 | 渲染环境氛围,增强画面感 |
| 引申义 | 可比喻人的气质、风度,表示正直、稳重、有气度 |
| 示例句子 | 庭中有一株老树,亭亭如盖,枝叶繁茂,令人驻足欣赏。 |
三、结语
“亭亭如盖”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意象的体现。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与美的观察与赞美,也反映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日常写作或文学创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添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