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是什么意思】“十恶不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其严重、不可饶恕的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法律制度,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隋律》和《唐律疏议》中,用来列举十种最严重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在当时被视为不可宽恕的重罪。
一、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的是古代法律中规定的十种最严重的罪行,而“不赦”则表示这些罪行是不能被赦免的。这一说法不仅用于法律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极端恶劣,毫无悔意,应当受到严厉惩罚。
该成语强调的是对某些行为的极度否定,具有强烈的道德和法律色彩。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不再使用“十恶”作为具体的法律条文,但“十恶不赦”依然广泛用于文学、影视作品或日常表达中,以突出某人行为的极端恶劣。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十恶不赦 |
| 含义 | 指罪行极其严重,不可宽恕 |
| 来源 | 起源于隋唐时期的《隋律》和《唐律疏议》 |
| 十恶内容(古代) | 1. 谋反 2. 谋大逆 3. 谋叛 4. 恶逆 5. 不道 6. 大不敬 7. 不孝 8. 不睦 9. 不义 10. 内乱 |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行为极端恶劣,应受严惩 |
| 法律意义 | 古代刑法中不可赦免的重罪 |
| 文化意义 | 强调对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尊重 |
通过了解“十恶不赦”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方式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罪行的评价,也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