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是什么植物】薯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根茎部分。它在传统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止血、消炎和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下面将对薯莨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关键属性。
一、
薯莨是豆科植物薯莨(学名:Dioscorea cirrhosa)的块茎或根茎部分,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其外观呈棕红色或暗褐色,质地坚硬,味道微苦。在中药中,薯莨常被晒干后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症状。
此外,薯莨还因其含有丰富的单宁酸而被用于染料制作,尤其在传统工艺中,可用于染布,使其呈现深红色或棕色。虽然其药用价值较高,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薯莨 |
学名 | Dioscorea cirrhosa |
科属 | 豆科(Fabaceae) |
别名 | 红藤、地龙胆、山薯莨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 |
形态特征 |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有细密皱纹,断面呈红棕色 |
药用部位 | 块茎或根茎 |
性味归经 | 苦、涩,性凉;归肝、脾、肾经 |
功效 |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 |
主治 | 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等 |
用法用量 | 煎服或研末冲服,常用量3~9克 |
注意事项 | 阴虚血热者慎用,孕妇忌用 |
以上是对“薯莨是什么植物”的简要介绍与总结。作为一种兼具药用与实用价值的植物,薯莨在传统医学和民间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