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简介】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字伯和,东汉末代皇帝,是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辩的异母弟。他的一生经历了东汉王朝的衰落与灭亡,最终在曹魏政权的控制下度过了余生。作为傀儡皇帝,他在位期间虽无实权,但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
刘协自幼聪慧,早年被董太后抚养,后因宦官专权而屡遭迫害。董卓进京后,他被立为帝,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此后,他先后被李傕、郭汜等人控制,又落入曹操之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刘协迁至许昌,使其成为名义上的皇帝,实则受制于曹操及其子孙。
尽管刘协没有实际权力,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对国家的关心。他曾试图反抗曹操,但未能成功。最终,在曹操死后,其子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建立曹魏政权,东汉正式灭亡。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享有一定的封地和待遇,直至去世。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协 |
字 | 伯和 |
出生年份 | 181年 |
在位时间 | 189年-220年 |
父亲 | 汉灵帝刘宏 |
兄弟 | 汉少帝刘辩 |
谥号 | 汉献帝 |
在位期间主要事件 | 董卓专权、李傕郭汜之乱、曹操挟天子、曹丕篡汉 |
结局 | 被曹丕废黜,封为山阳公,享年54岁 |
历史评价 |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虽无实权,但在位期间见证了汉朝的终结 |
综上所述,汉献帝刘协虽然身处乱世,且长期处于傀儡地位,但他的存在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现实。他的一生是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缩影,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