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是什么意思】“遒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书法、绘画或文字的笔力刚健有力,具有力度和气势。它不仅指字迹的硬朗与有力,也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内在力量和精神气质。
一、总结说明
“遒劲”是中文中一个较为文雅且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常见于书法、文学等领域。它的核心含义是“刚强有力”,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刚硬”。它强调的是在力度中带有节奏感和美感,体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与优雅的结合。
二、详细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刚强有力,有力度;多用于形容书法、绘画或文字的风格。 |
来源 | 源自古代汉语,常用于文人墨客对艺术作品的评价。 |
使用领域 | 书法、绘画、文学、诗词等艺术创作中。 |
近义词 | 刚劲、雄浑、有力、挺拔 |
反义词 | 柔弱、软弱、无力、柔美 |
用法示例 | 他的书法遒劲有力,极具观赏价值。 |
三、举例说明
- 书法方面: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赞为“遒劲飘逸”,说明其笔力刚中带柔。
- 文学方面:如“铁画银钩”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诗句的遒劲有力。
- 艺术方面:画家在描绘山石、树木时,常用“遒劲”的线条来表现自然的力度与生命力。
四、总结
“遒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力量与美的追求。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文学,都能看到“遒劲”这一美学理念的体现。它是一种兼具力度与美感的艺术表达方式,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