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万里如虎的意思】一、
“气吞万里如虎”是一句出自《南史·王僧孺传》的成语,原意是形容人有豪迈之气,气势磅礴,胸怀广阔,能够包容天下。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志士仁人的气概和胆识。
该成语中的“气吞”表示气势压倒,“万里”形容范围极广,“如虎”则比喻勇猛如虎。整体寓意是形容一个人有非凡的胆识和宏大的志向,能够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担当。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也常用于赞美那些具有远大抱负、勇敢无畏的人,强调其精神力量和内在气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使用场景 | 现代引申意义 |
气吞 | 气势压倒、充满豪气 | 《南史·王僧孺传》 | 形容人的气势 | 表示胸有成竹、自信满满 |
万里 | 范围极广、空间广阔 | 古代常用表达 | 描述胸怀或眼界 | 引申为志向远大、格局宏大 |
如虎 | 勇猛如虎、威武有力 | 传统比喻 | 形容人勇猛、刚强 | 引申为胆识过人、敢作敢为 |
三、结语
“气吞万里如虎”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难、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气魄和勇气都是值得推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