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一、
《墨子·非攻》是《墨子》一书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墨子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战争不断,人民深受其害。墨子认为,战争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造成大量无辜百姓的伤亡,违背了“兼爱”与“尚同”的原则。因此,他主张“非攻”,即反对无义之战,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本文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和逻辑推理,指出战争的危害,并强调仁政与道德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体现了墨家学派的务实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今若夫好攻伐之君,……则必为天下所诛。 | 现在那些喜欢发动战争的君主,……最终一定会被天下人所讨伐。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 爱别人的人,别人必定会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必定会对他有利。 |
今若夫好攻伐之君,……则必为天下所诛。 | 现在那些喜欢发动战争的君主,……最终一定会被天下人所讨伐。 |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 所以,圣人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邪恶而鼓励爱呢? |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所同义者,……而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 因此,墨子说:“现在天下人都认为正义的事,……但天下的君子都知道并反对它。” |
夫攻国之为不义,……其罪又甚于窃人之财。 | 攻打别国是不义的行为,……它的罪过比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要严重。 |
故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 所以,君子不应该用供养人的手段来伤害人。 |
若夫好攻伐之君,……则必为天下所诛。 | 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最终会被天下人所讨伐。 |
三、结语
《墨子·非攻》不仅是对战争的批判,更是对和平与道德的呼唤。墨子以理性与仁爱为基础,提出了“非攻”的理念,主张以“兼爱”代替“别相恶”。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至今仍对我们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有所启发。
通过本文的原文与翻译对照,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墨子的思想核心,也更容易感受到古代哲人对社会正义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