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天抢地的抢的意思】“呼天抢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极度悲痛、绝望时的哭喊和情绪爆发。其中,“抢”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其含义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抢夺”有所不同。
一、
“呼天抢地”出自古代文学,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痛苦或悲伤时,一边呼喊天地,一边用头撞地,表达极度的哀痛和无助。其中,“抢”并非指“抢夺”,而是“撞击”之意,表示人因悲痛而用头猛烈撞击地面。
在现代汉语中,“抢”字常见义为“抢夺、争夺”,但在“呼天抢地”这一成语中,它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属于古语词义的保留。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常见意思 | 成语中的意思 | 词性 | 出处 |
抢 | qiǎng | 抢夺、争夺 | 撞击、猛冲 | 动词 | 《后汉书》等古籍 |
三、详细解释
“呼天抢地”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后汉书·王符传》中提到:“百姓呼天抢地,号泣之声,动于四野。”这里的“抢地”指的是用头撞地,表现出极度的悲痛和绝望。
因此,在成语“呼天抢地”中,“抢”字的意思应理解为“撞击”,而不是“抢夺”。这种用法体现了古汉语中多义词的特点,也提醒我们在学习成语时要注意上下文和历史背景。
四、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若要准确使用“呼天抢地”,应确保语境符合极度悲痛或绝望的情绪状态,同时注意“抢”的正确释义,避免误解为“抢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呼天抢地”的“抢”字虽与日常用法不同,但正是这种语言的多样性,让我们的汉语更加丰富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