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儿子们的结局】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在位六十年,其子嗣众多,但真正有记载、能被后人熟知的并不多。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其中部分早夭或未受封,真正成年的皇子只有十人左右。这些皇子在乾隆去世后,有的继承皇位,有的因政治斗争而落败,有的则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以下是对乾隆儿子们结局的总结。
一、乾隆儿子们的结局总结
1. 永璜(长子)
- 嫡长子,早逝,未及继承皇位。
- 死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年仅二十四岁。
2. 永琏(次子)
- 嫡次子,曾被立为太子,但早逝。
- 死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年仅二十二岁。
3. 永璋(三子)
- 立为多罗郡王,但性格暴躁,不得乾隆喜爱。
- 死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年仅二十六岁。
4. 永珹(四子)
- 被过继给庄亲王,后改回本宗。
- 晚年生活低调,死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年四十三岁。
5. 永琪(五子)
- 最受乾隆宠爱的皇子之一,才貌双全。
- 但因病早逝,死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年仅二十六岁。
6. 永瑢(六子)
- 早年出继给履亲王,后回归本宗。
- 生活较为低调,死于嘉庆三年(1798年),年四十八岁。
7. 永琮(七子)
- 嫡子,出生不久即夭折,未及命名。
- 乾隆极为悲痛,追封为悼敏皇子。
8. 永璇(八子)
- 长期担任军机大臣,权势较大,但晚年失势。
- 死于嘉庆十年(1805年),年六十四岁。
9. 永瑆(九子)
- 书法极佳,曾任军机大臣,但政治上并不成功。
- 死于道光四年(1824年),年六十五岁。
10. 永璂(十子)
- 乾隆最宠爱的儿子之一,但生前并未得到重用。
- 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三十五岁。
11. 永璟(十一子)
- 早夭,未及成年。
12. 永璐(十二子)
- 早夭,未及成年。
13. 永琪(十三子)
- 与永琪同名,但实际是另一个皇子,早夭。
14. 永璘(十四子)
- 嘉庆帝的弟弟,封庆亲王,地位显赫。
- 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年四十六岁。
15. 永瑆(十五子)
- 与永瑆重复,应为误记,实际为永瑆之弟永瑆。
16. 永瑆(十六子)
- 可能是笔误,实际为永瑆之弟。
17. 永瑆(十七子)
- 实际应为永瑆,其他多为早夭或未受重视。
二、乾隆儿子们结局一览表
序号 | 名字 | 封爵/称号 | 在世时间 | 结局说明 |
1 | 永璜 | 无 | 1735–1750 | 早逝,未及继承皇位 |
2 | 永琏 | 无 | 1741–1759 | 曾立为太子,早逝 |
3 | 永璋 | 多罗郡王 | 1744–1765 | 性格暴躁,不得宠,早逝 |
4 | 永珹 | 多罗郡王 | 1739–1774 | 生活低调,善书画 |
5 | 永琪 | 多罗贝勒 | 1744–1766 | 乾隆最爱,英年早逝 |
6 | 永瑢 | 多罗郡王 | 1743–1798 | 低调生活,晚年失势 |
7 | 永琮 | 悼敏皇子 | 1751–1752 | 早夭,未及命名 |
8 | 永璇 | 多罗郡王 | 1745–1805 | 权臣出身,晚年失势 |
9 | 永瑆 | 成亲王 | 1752–1824 | 书法名家,政治不顺 |
10 | 永璂 | 无 | 1765–1790 | 乾隆最宠爱,未得重用 |
11 | 永璟 | 无 | 1757–1760 | 早夭 |
12 | 永璐 | 无 | 1759–1760 | 早夭 |
13 | 永琪 | 无 | 1761–1762 | 早夭 |
14 | 永璘 | 庆亲王 | 1760–1820 | 嘉庆帝之弟,地位显赫 |
15 | 永瑆 | 无 | 1761–1762 | 早夭 |
16 | 永瑆 | 无 | 1762–1763 | 早夭 |
17 | 永瑆 | 无 | 1763–1764 | 早夭 |
三、总结
乾隆皇帝的皇子中,多数未能继承皇位,有的早逝,有的政治上失意,有的虽享高爵却不得重用。唯有永琰(即嘉庆帝)最终继承大统,成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其余皇子大多在乾隆去世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则因宫廷斗争而身败名裂。他们的命运反映了清代皇室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更迭的残酷现实。